牧草种植实施方案

时间:2025-04-10 21:44:21
牧草种植实施方案(通用5篇)

牧草种植实施方案(通用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牧草种植实施方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牧草种植实施方案1

按照《中宁县20XX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及《中宁县农业农村局20XX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以发展高效种养业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关于提质发展高效种养业的部署和陈润儿书记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审议20XX年自治区一号文件时的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动市场主体收贮、使用青贮玉米、小黑麦等优质饲草料积极性,依靠市场机制拉动种植结构向粮经饲统筹方向转变,促进草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二、目标任务

一是在中宁县石空镇枣一村建设推广种植优质青贮玉米—小黑麦— 青贮玉米“两年三熟”牧草种植示范区3000亩。通过建设优质牧草示范区,进一步优化适合我县种植的牧草新品种及新技术,全面提升种、收、贮、用综合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种植收益、草食家畜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二是选择TWSD-1、TWZS-3、TWXB-2、TWXB-1、冬牧70等5个优质小黑麦品种进行品种对比试验,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应用机械刈割压扁收获、茎叶同步干燥、田间快速脱水、田间快速打包青贮、高密度草捆加工等关键设备和技术。

三、实施内容

(一)引进优质小黑麦品种展示试验

选择土地平整,地力均匀,具有良好的排灌条件及便于观摩学习的地块20亩。择优选择TWSD-1、TWZS-3、TWXB-2、TWXB-1、冬牧70等5个优质小黑麦品种进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筛选出适应当地种植的优质品种,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二)建设“两年三熟”饲草种植示范区

选择基础条件好、集中连片的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两年三熟”饲草种植示范区实施主体和技术示范点,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主要运用良种+全程机械作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耕地质量提升等集成技术,在石空镇枣一村建设优质牧草种植示范区3000亩。优质越冬型“两年三熟”饲草示范种植品种为优质青饲两用品种(正大12、先玉335、先玉1225)+小黑麦(晋饲草1号)。

四、实施进度

项目实施期20XX年8月-20XX年9月。

第一阶段(20XX年8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落实项目实施地点,组建技术团队,开展筛选优质小黑麦品种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9月-20XX年4月),指导农户进行小黑麦适时播种。做好小黑麦生育期生长发育各项调查汇总上报,指导农户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8月),指导示范点适时收获小黑麦。及时平整土地,开展青贮玉米播种工作,做好青贮玉米生育期生长发育各项调查汇总上报,指导农户追肥灌水等田间管理工作。

第四阶段(20XX年9月),协调养殖企业做好青贮玉米收贮工作。技术组指导农户按时收获,平整土地,进行小黑麦适时播种工作。整理汇总调查数据,撰写项目总结和材料上报工作。

五、资金补贴环节

项目总投资65万,其中自治区补助资金45万元,县级配套补助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进优质小黑麦品种展示试验。计划资金5万元主要用于农药、种子、肥料、劳务用工、标牌制作等试验材料,土样、植株化验、机械作业(播种、中耕、收获、深翻等)、雇佣车辆、召开现场会观摩学习等补贴。

(二)建设“两年三熟”饲草种植示范区。计划资金60万元,其中自治区补助资金45万元和县级补助15万元对生产种植越冬型饲草(小黑麦)进行补助。其中,相对集中连片示范种植优质越冬型“两年三熟”饲草以300亩为一个补助单元,在满足一个补助单元的基础上,按照实际种植面积的整百数给予补助,每亩补助标准不超过200元。

六、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为了确保各项任务指标顺利完成,采取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方式,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农业农村局成立由主管局长为组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项目方案制定、实施单位筛选、监督管理、组织验收、总结和协调小黑麦收获后青贮玉米复种收获销售等工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成立“两年三熟”技术指导小组,指导试验示范区从种到收的各项技术指导工作。

(二)夯实技术支撑,助力产业发展。组建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石空镇农牧服务中心有关技术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专家服务队伍,深入项目实施单位,开展“两年三熟”牧草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切实做到专家组人员固定、技术过硬、工作负责、公平公正。

(三)发挥协调作用,推动工作落实。落实种植地段、小黑麦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做好优质青贮玉米—小黑麦— 青贮玉米“两年三熟”牧草种植茬口的对接,积极与各大养殖企业、合作社联系收贮工作。

(四)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农业农村局通过集中授课、现场参观、座谈研讨等方式,帮助种养主体提高认识、掌握技术、提高收益。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宣传“两年三熟”种植技术成效,传播典型经验,用鲜活事例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热情,提升社会关注度。

(五)抓好示范带动,加强监督检查。细化分解“两年三熟”牧草种植项目示范任务,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充分调动各方开展“两年三熟”牧草种植项目示范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取得实效,并不定期对各示范点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适时召开现场会,算好经济效益账,逐步扩大推广范围。

七、检查验收

对项目实施单位验收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数据资料、台账和实地查看的方式进行,主要验收内容如下:优质越冬型饲草(小黑麦)种植土地证明材料、种子来源及购销凭证、种植地块面积证明、生育期记载等台账资料。

  牧草种植实施方案2

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20XX年支持牛羊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桂农厅发〔20XX〕34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公布20XX年广西杂交母牛扩群增量和优良牧草种植饲料化利用项目试点县的通知》(桂农厅办函〔20XX〕54号)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县20XX年优良牧草饲料化利用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此处隐藏7069个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任务

20XX年实现全县牧草种植面积要达到6300亩,20XX年达到8300亩,20XX年达到10300亩,累计青贮饲草料产量达20万吨左右。以广西巴马八百里农业有限公司在巴马镇巴马村良廷和燕洞镇子帽村等生态肉牛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在燕洞镇子帽村良种羊生态养殖扶贫基地、广西巴马大牧实业有限公司在东山乡江团村肉牛养殖扶贫示范基地等肉牛产业示范基地为核心,引导企业与群众合作联动在以上示范基地周边配套规模种植牧草,实现全县牧草种植业和肉牛、肉羊养殖扶贫产业良性生态循环发展的目标。

三、项目实施主体

项目实施主体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实施时间从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牧草种植。一是在平地和有条件的山地常年连片种植;二是利用内涝地、“水泡地”闲置地进行季节性种植;三是轮耕试点种植,即种一造稻谷种一造青贮玉米。

四、发展扶持模式

(一)奖补扶持对象。参与种植牧草的农户(含非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下简称农户)、养殖大户、合作社和企业以及收购牧草的养殖大户、合作社和企业。

(二)奖补扶持要求及标准。采取“先种后补、先收后补”方式。实行三种奖补办法,一是对牧草种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含未脱贫、已脱贫、已退出,以下简称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养殖大户进行奖补;二是对牧草种植的合作社和企业进进行奖补;三是对收贮的养殖大户、合作社、企业进行奖补。

1.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养殖大户种植牧草奖补标准

(1)牧草种苗(种子)奖补:对于单家独户种植、能人带动多户联合连片种植等种植模式,分别给予牧草种苗(种子)补助。其中,种植牧草(巨菌草、桂牧一号象草、甜象草等)的,按照牧草种植用量300斤/亩(300斤×0.83元/斤=249元/亩,含运费)进行补助(同一种植对象,只对第一年首次种植牧草进行种苗一次性补助,第二次以后牧草种植种苗应由种植对象通过自繁自育留种解决);轮耕试点种植青贮玉米的,按照青贮玉米种植每批次种植所需要的种子用量即15斤/亩(15斤×15元/斤=225元/亩)进行补助。

(2)种植奖补:对在自治县辖区范围内连片种植牧草规模达1亩以上的农户,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助。一是轮耕试点种植青贮玉米的,按照800元/亩·年进行补助;二是种植牧草(巨菌草、桂牧一号象草、甜象草等)的,按照新植600元/亩进行一次性补助。

(3)奖补总额。一是根据《自治县党委办公室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修订)的通知》(巴办发〔20XX〕116)规定,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补助,统一以户为单位,每户每年产业项目奖补资金原则上不超过10000元,对达不到最低奖补规模的产业项目不予奖补。脱贫后享受扶持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奖补资金累计不超过5000元。二是非贫困户(养殖大户除外)的奖补标准,参照脱贫户进行适度补助,每户每年奖补资金累计不超过5000元。三是鼓励养殖大户以圈养的方式进行生态养殖,对其进行适度奖补,每户每年牧草种植奖补资金累计不超过10000元。

2.牧草种植的合作社和企业的奖补标准。对带动一定数量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的,根据《自治县党委办公室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马瑶族自治县产业扶贫企业建设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修订)的通知》(巴办发〔20XX〕115号)规定给予奖补。

3.牧草收贮奖补。养殖大户、合作社、企业与农户签订有牧草保价回收协议的,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XX年粮改饲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桂农厅函〔20XX号〕988)规定“饲草料收贮补助标准最高不超过60元/吨”的补助标准,收购自治县辖区内种植牧草的,按照称重计量标准,以收购企业过磅单为准,按照55元/吨的标准对收贮方给予补助。

(三)牧草回收。全县牧草收购价格严格实行保底收购价格机制。其中,牧草保底收购地头价不低于170元/吨,到厂价不低于230元/吨;青贮玉米保底收购地头价不低于280元/吨,到厂价不低于320元/吨。市场收购价格高于该保底收购价格的,随市场价格收购。保底收购价格执行一年一审定,具体每年由自治县发改、财政、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及企业代表等联合调研论证审定,具体收购协议由草食性动物养殖企业与种植农户或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另行签订,各乡镇人民政府应组织并参与本辖区牧草收购协议签订工作,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五、资金筹措来源

该项工程补助资金由自治县人民政府统筹解决。经概算,全县20XX-20XX年发展生态循环养殖业实施牧草种植工程项目实施补助资金预算为1994万元(具体详见附件3、4、5、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持补助资金499万元,从自治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中安排解决。非贫困户或企业等扶持补助资金1495万元,由自治县本级财政安排资金解决。

六、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自治县发展生态循环养殖业实施牧草种植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处理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项目材料收集整理及项目工作计划、总结、汇报。办公室主任由商金团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罗斌辉同志兼任,成员抽调各有关单位人员组成。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要广泛宣传牧草种植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扶持政策,通过算账对比,增强干部群众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特别要动员贫困村、贫困户以种植牧草为契机,加快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连片种植牧草,把牧草种植作为优化脱贫攻坚产业布局、生态循环养殖的主要措施。

(三)提供技术保障。草食动物养殖企业或合作社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抓好“种植、管理、收割、青贮、饲喂”等环节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做好全程技术服务,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四)加快资金筹措。该项工程补助资金由自治县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持补助资金从自治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中安排解决,非贫困户或企业等扶持补助资金由自治县本级财政从石漠化治理专项资金等统筹安排。

(五)确保责任落实。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作为发展生态循环养殖业实施牧草种植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加强项目统筹推进工作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加强项目组织落实,并及时向自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实施进展情况。自治县财政局负责项目经费统筹安排落实,自治县监察委、财政局、审计局及扶贫办等部门要做好资金使用的同步监督,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从20XX年开始,自治县人民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县直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年度绩效考评工作内容之一,对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不完成任务的单位,根据绩效考评要求按比例给予扣分。

《牧草种植实施方案(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